而栗。
“我们不能轻易丢弃斯大林这个盟友。”罗斯福在会议上的讲话很深刻,“如果苏联被迫放下武器投降,德国在东线的400万陆军,5000-8000辆坦克,6000架飞机就能立即腾出手来进攻英国,大不列颠一旦倒下,美利坚的前途将一片黯淡。俄国人是比较无能,但至少依然在坚持战斗,哪怕5-6个俄国人换1个德国人也是值得的,如果他们不换,我们就要牺牲美利坚的小伙子去换。你们觉得是出物资好还是出人命好?”
这句话没人敢接,于是定下方针,进一步扩大援苏力度并要求英国将印度的物资通过阿富汗尽可能输送给苏联。参联会提出现在到处都要舰艇吨位和钢材,为保障,只能砍掉或推迟最不急需的那些,但具体砍哪些还要海军斟酌。
航母不能砍,因为他们是作战核心;
战列舰不能砍,因为美国海军损失了太多的战列舰,现在急需新鲜血液补充进去;
商船不能砍,油轮不能砍,因为他们要为盟国物资。
最后海军想来想去把动刀的地方放到潜艇上,他们发现最近潜艇的作战效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再大量潜艇有点不划算了:大西洋上的轴心商船很少,光英国潜艇就够用了,地中海现在进不去,进去就是必死;印度洋上轴心的商船尤其油轮不少,但那里缺少潜艇可用的据点,而且敌人反潜力量十分凶猛,轴心的商船又贴着海岸线走,损失很大,收效甚微;远东战场原本是潜艇最具活力的地方,但偏偏这里的效能在大幅度下降。
日德合作交流增强后,德国派遣了一批潜艇人才去日本海军,在得到德国给与的声呐、雷达、反潜飞机并吸收德国的反潜经验后,美国潜艇的损失于日剧增,战果却开始减少。而日本除反潜技术提升外,其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改良,密码替换后,美国就不能轻易破译日军密码;日本仿效美国引进护航机制,堀悌吉把几艘商船改成的轻型航母剔出了作战队列而投入护航,日本陆海军之间运输舰艇实现由海军统一管理,再加上美国海军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林林总总因素加起来,潜艇的效能就大幅度降低了。
海军高层将生产任务调整的目标砍向潜艇另一个理由是潜艇部队数量其实不算少,到现在刨除损失也有400多艘,光远东战区的话够用了。另一个不可忽视但未摆到桌面上来说的因素是海军有经验的官兵在快速丧失,从南太平洋海战开始,美国海军人员损失相当惊人,有限的人员会优先考虑水面舰艇补充
但潜艇从来不是美国海军的主流,光砍掉这些远远不够,海军部只能皱着眉头继续下刀。
阿拉斯加大型巡洋舰:只建造最初3艘,其余取消;
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只建造最初4艘,其余砍掉;
俄勒冈城级重巡洋舰:一律取消;
德梅因级重巡洋舰:未完工的设计图纸封存;
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从cl96里诺号(reo)开始仿效独立级改为轻型航母;
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从cl64森斯号(viees)开始仿效独立级改为轻型航母。
比舰队航母更缺的是护航航母,海军部做过统计,按现有物资运输需求和敌人的破交力量估计,美国至少需要为船队配备70-80艘护航航母,但因前期损失巨大,到4月中旬实际可用的不过15艘,而依照特纳的+计划,需要抽调12艘护航航母用于作战,这些投入作战的护航航母很可能还要损失6-8艘。因此现在除非是特别重要的商船队,否则海军拿来护航都舍不得用护航航母护航,最多给些老旧驱逐舰,他们大量遭到从亚速尔出发的u艇进攻而损失惨重。
罗斯福看过数据,5-8月间,大约还有10余艘护航航母会完成建造,但其中10艘预定要给英国;8-10月间成军的那10多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才是美国海军真正能用的,但数量依然无济于事,算了一下,要到1944年初才能缓过劲来,这还要建立在亚速尔被夺取的基础上。但暂时他也管不了这么多,先对付轴心舰队来袭才是最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