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本年度基本能完工的航母,我们还有2条云龙改、2条大凤改要开工建设。5201314926”施佩尔恶狠狠地说,“既然他这么喜欢吹牛,我干脆再加2条云龙改,看美国人怎么办。”
霍夫曼知道军备部对今年开工第三、第四条云龙改一直存有疑问,认为会拖慢前面军舰的建设,但随着巴拿马战役的胜利结束,似乎施佩尔的情绪也随之激昂起来。
“我没有头脑发热,真的这两个月出现了不一样的情况。”施佩尔解释道,“英美轰炸大幅度减少了,甚至于接近没有,唯一经常还在挨炸的地方就是亚速尔,不过那个弹丸之地谈不上什么工业,所以国内工业产能保持得相当好。除此之外,随着西班牙、葡萄牙造船工人的涌入,需要我们投放在意大利的工程师和船厂工人也相应减少,从军队回来的工人速度又超过了预计,这都有利于保障国内的战舰建设,所以我想说即便再开工2条云龙改是可以的,反正我们也没有其他主力舰的建造计划。”
雷德尔在造舰计划上与元首存在分歧,老元帅希望能再开工一艘战列舰,或者1-2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用于补充战损,霍夫曼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坚持航母的绝对优先地位,认为顶多再加一些防空巡洋舰和驱逐舰就足以。
“这样本土在1943年总共新开工6条航母,其中两条是威力比较大的大凤改(云龙改的1号舰、2号舰已动工,大凤改1号舰计划5月动工),至于1944年,随意大利船台和造船能力的逐步富裕,我认为在意大利和本土各自再开工4条云龙改是可行的,说不定还有机会再开工一条大凤改,那样一年就有9艘航母开工不算日本,美国人难道能造36艘?当然,他们非要拿护航航母来凑数我无话可说。”
霍夫曼被说服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那就这么办,今年6艘,明年争取再开工9艘。海军是未来重中之重,只要能打破英美海权封锁,哪怕美国人能动员2000万陆军,我们在欧洲也稳如磐石。”
这当然不是霍夫曼吹牛,他进行过认真思考,也与约德尔等几个主要参谋将领进行过深入交流,大家得出的意见比较一致:只要不让英美海军拿到绝对制海权,美国陆军规模再大也是摆设美国与欧洲大陆并不接壤,要派遣陆军必须登陆作战,而登陆极限一次不会超过30万人。只要部分抵消英美的海军优势,这30万人对第三帝国来说毫无压力。而且英美在获取绝对制海权之前,是绝对不会冒险展开30万级登陆战役的。
霍夫曼对此很有底气:历史上英美一直等到德国在东线大规模溃退并完全掌握大西洋海权的情况下,拖到1944年6月才敢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现在德国的战略处境比历史上强了不知道多少,英美可能的大规模登陆战役只怕遥遥无期。真要说登陆,恐怕现阶段重启“海狮计划”都比诺曼底登陆要来得靠谱。
但有一点他们两人都没想到,虽然施佩尔做了最大胆的假设,也依然没料到美国决心一年内开工24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想法是真的,更没料到除每月开工2艘埃塞克斯级外,美国海军总委员会还额外安排了12条独立级(或柯里塔克级)航母的建设,这样一来不考虑护航航母的数字不多不少正好36艘!
这数字超过了施佩尔的认知,超越了霍夫曼的历史经验,只取决于严重被改变的海军力量对比。实际上,在亚速尔、巴拿马两次重大战役后,世界海军总体格局已发生了剧烈变化,霍夫曼尚没有清楚而完整地意识到这一点,美国人却有切肤之痛:当前以吨位数来排名,美国依然第一,但日本已超过英国成为第二,往后是意大利(第四)、德国(第五)。
虽然日本在中途岛丢掉了4艘航空母舰,然后在巴拿马又陆续丢了2艘战列舰,但英国到1943年4月却丢掉了全部航空母舰,战列舰也只剩下可怜巴巴的2艘乔治五世级与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有效吨位数急剧下降,现在连德国、意大利与英国的吨位差距都大大缩小了,美国虽然丢掉的主力舰比英国还多,但却用可怕的造舰实力弥补了这些损失,要不是英国用一票巡洋舰、辅助巡洋舰和驱逐舰支撑着场面,光论万吨级以上主力舰总吨位,在五国中几乎垫底!
如果以主力舰战斗力排名,日本基本可以排第一,隐隐约约还压过美国一头。
现在日本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