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啊!老夫已近十年没读到如此妙文了!”另一边,程敏政也对着手中的那份试卷大赞。
“程大人,你我交换一下如何?”李东阳看完了手中那份试卷,便想再看看程敏政手中那份。
“哈哈,理应如此!”程敏政很痛快的答应了。
二人交换试卷又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李东阳就问程敏政:“程大人认为这两份试卷如何?”
程敏政手捋胡须说道:“都是难得的佳作,排在第一和第二无可厚非。”
“谁排第一?谁排第二?”李东阳又问。
“就按草拟的排名吧。”程敏政道。
李东阳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这么定下了。”
又过了几日,最后的榜单终于定了下来。今年的会试,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那就是,对照所录取试卷的档案,找出试卷原本,掀开糊名,抄写真正的榜单了。
明朝的科举,采用了糊名和誊录的制度。阅卷官看到的试卷,既没有考生的姓名,也并非原本,而是由专人抄写的摹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阅卷官与考生内外勾结舞弊。
直到所有阅卷工作结束,确定下了所录取的试卷和排名,才能对照档案,找出所录取试卷的原本,得知每份试卷主人的真正姓名。
所上榜试卷的原本都被找了出来,在众多参与阅卷的官员和朝廷派出的专门监督官员的有目共睹下,这些试卷就要被去掉糊名了。
“如某所料不错,第一名和第二名必是有名列江南四大才子其二的唐寅和祝允明。”程敏政一脸笑容的猜测。
“程兄,慎言!”李东阳小声提醒了程敏政一声。
“李大人,您太谨慎了。此时所有阅卷已然完成,程某猜测一下上榜举子的姓名有何不可?”程敏政不以为意。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试卷上的糊名纸封被去掉了。众人全都竖起了耳朵。
“第一名,苏州唐寅唐伯虎!”一名官员高呼。
“果然是唐寅,不愧是江南乃四大才子之一啊。程大人猜对了!”一名官员感叹,其余人也纷纷应和。
程敏政一脸微笑。
“第二名,苏州——”唱名的那名官员忽然拖起了长腔。
“又是苏州的,肯定是祝允明祝希哲。”有一名官员小声猜测。
“第二名,苏州徐经徐直夫。”唱名的官员终于把第二名的姓名读了出来。
“咦,居然不是祝允明!”程敏政失望了,但他又立刻说道:“徐经这人的才学也不错,他与唐寅、祝允明是同伴。祝允明既然不是第二名,那必然是第三名。”
但事实却狠狠的打了程敏政一个耳光。直到三百多份试卷全部拆开纸封,也没见到祝允明的名字。
这下,不光程敏政不解,连李东阳也感到纳闷了。李东阳虽然不认识祝枝山,但他对祝枝山的才名也早有耳闻。况且,前年南直隶的乡试,唐寅是解元,祝枝山是第五名,按说,以祝枝山的才学,今年这场会试不应该落榜啊。
直到复审之时,李东阳和程敏政才得知祝允明落榜的真正原因,原来是污卷了。
“唉,这个祝允明太不小心了。写出了如此佳作,若不是因为污卷,定然能名列前三的。”程敏政看过祝枝山的考卷后,连连感叹。
李东阳也有些遗憾的说道:“是啊,若不是因为祝允明污卷,他与唐伯虎同时上榜的话,又是一桩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