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她老人家可尸骨未寒呢。”
贾宝玉急了:“我何尝想过那个!”
“没想过最好。”贾琮耸耸肩,撤身就走。
宝玉想了半日并没有什么好主意,只能硬着头皮打听卫若蘅家在何处,自己去替甄氏赔礼。殊不知他才拉马出门,贾琮已打发了人快马给卫若蘅送去了一张纸条,上头只有五个字:帮我噎死他!
卫若蘅拿着纸条子莫名不已,问那小厮:“你们三爷让我帮他噎死谁?”
那小厮道:“奴才也不知道,他没说!”
卫若蘅只得打发了这小子走,又琢磨了半日,便有门子来回说荣国府的宝二爷来了。卫若蘅笑道:“大约是此人。”
他本来就烦着呢,宝玉可巧撞上了。卫若蘅脸上连笑纹儿都没有一星子,宝玉说什么他就堵什么。“介意。”“计较。”“当然会。”“没觉得。”“我不大度。”“那又如何。”“敢问宝二爷几岁了?”“赔礼管用的话,还要捕快做什么?”
贾宝玉低声下气赔了半日的小心,卫若蘅硬梆梆跟一面墙似的,连风丝儿都不透。宝玉急了:“谁没个走败运的时候?卫将军今日略松一松手便救了一条人命,便是积了德。来日保不齐也会遇上艰难之时,旁人也帮你呢?”
卫若蘅淡然一笑:“我在东瀛杀人无数,不在乎这么点子小德。若说艰难,我早已经历过,纵然再来一回亦能应付。”
宝玉低头一叹,知道今儿白来了。他才告辞到了卫家门口,却见贾琮坐在人家门子身边正闲聊呢,见了他便笑:“让小卫呛出来了?”
宝玉垂头道:“此人心如铁石。”
贾琮哼道:“谁家都不是开善堂的。”得意拍手道,“跟我来,让你瞧瞧我怎么跟他商议的。”乃大步走了进去。宝玉赶忙在后头跟着。
卫若蘅这会子已知道贾琮方才在自家门口坐着,似笑非笑瞧着他们俩:“换人了?”
贾琮道:“我这个傻兄长要游学江南。他平素不大出门、容易被人骗。趁此机会我示范他一下。”因问道,“那个于将军是个什么人?有孩子么?”
卫若蘅道:“与我一道在东瀛征战的袍泽,有一子二女。”
“可曾念过书么?”
“没有。”
贾琮看着贾宝玉道:“咱们先来盘点下甄氏有什么。被她家里当贡品献给吴王,故此她已没了家世。有容貌,但她不想拿来换生计。再有的就是早年甄家将她当作未来的大户人家太太教养,读书认字、琴棋书画。除去这个,她应该也没有别的了吧。”
卫若蘅道:“你想让这甄氏教于将军儿女认字么?”
贾琮点头道:“既是从东瀛回来的,于家肯定不穷。人有了钱之后,便想追求文化、进而追求品味了。他儿女虽不愁请不到先生,甄家从前终究曾是金陵大家,许多东西是寻常先生教不了的。而且像于家这样的人家想来不少。不如让甄氏出家为尼,当个教养这些暴发户女儿的女先生。于家小姐自然免费,只当她偿还于家的卖身钱。”
卫若蘅思忖道:“虽异想天开,倒也不是没理。”
贾琮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总不能平白的放了她,她总得拿出什么来交换才是。”
宝玉忙说:“她本妙龄女儿,何须出家为尼?”
“早先大姐姐若没有出家,如何能执掌家学?”
宝玉道:“甄氏若是教女弟子则无碍。”
贾琮冷笑道:“她长了那么漂亮一张脸,不出家还想安生?纵出家了都未必安生。当年大姐姐在家庙护着的那位妙玉师父,虽出家多年,就因为长得漂亮,大姐姐一走她就被什么忠顺王爷盯上了,后辗转各地,直至前两年到广州得了王家叔父护佑,方避开各种骚扰。”
宝玉惊喜道:“舅舅还做了这等好事?”
“还不是看大姐姐面子,不然谁管她。”
因王子腾救过甄英莲,卫若蘅素来觉得此人乃是大大的好人,不由得看他外甥贾宝玉也稍稍顺眼了一点,笑道:“她若出家,我在金陵时稍稍护着她一点子还罢了。若不在便没法子。”
宝玉大喜,向卫若蘅作了个揖:“我就知道卫将军必是善人。”
卫若蘅哂笑:“好大的帽子我戴不起。既这么着,还是不管她的好。”宝玉又愣了。
贾琮向宝玉摆手道:“去、去,你别捣乱。”又看卫若蘅,“你觉得这法子可行么?”
“可以一试。”
贾琮拱了拱手:“拜托了。”
此事暂定。贾家哥俩出了卫府,贾琮道:“甄氏若没有出家,卫若蘅就不会管她的。”
“这是为何?”
“因为我方才说了王子腾在广州护了个尼姑。”贾琮道,“他心里敬重王子腾,也愿意学他做点事。你舅舅救过她媳妇儿。”
宝玉又惊喜:“原来舅舅不止救过一位女子。”
贾琮道:“爱屋及乌。卫若蘅喜欢自家媳妇儿,顺带也敬重媳妇的恩人。后来对你和颜悦色大约是忽然想起来你是王子腾的外甥,你可别自作多情以为人家看你顺眼。人家这才叫弱水三千独取一瓢呢。”宝玉连连点头,自此深敬王子腾。
后卫若蘅亲去了于家解释种种,说那女子不过是恰在其时自伤其身而已,问可能许她出家为尼、做于小姐的女先生。于将军一口拒了:“我家的女儿可不能跟她学,无事寻死觅活的。”卫若蘅哈哈大笑,请他出去吃了顿酒了事。贾家乃送甄氏去鸡鸣寺出家。
荣国府众人遂南的南、北的北,两路而行。临走前贾琮又拜托了卫若蘅一件事;贾宝玉暂留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