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但是,并不意味着,在每件事情上,人人都是兵刃相见,你死我活的。
目前学校教育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应试教育提供的假设和前提,有很大的恐吓性:
你上的大学越好,你的未来就越有保障。
应试教育没有告诉你这样的道理:好的竞争,要有好的竞争策略。
如果你是象马云那样考了三次高考才能读大学的人,那你没死命去读清华,就是人生的幸运。有一次,我在某论坛看见一位网友说:大连实德的徐明,读的是什么烂学校。我读那么好的学校,还赚不到什么钱。
发牢骚的人,没有想过:社会的价值观跟学校教育假设的那套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一个读烂学校的徐明,可以成为亿万富豪,而一个读好学校的人,却可能对社会心存不满,患得患失。
一个用应试考试的理念,等待高收入分配的心智模式,是不能真正理解这一切的。
社会需要的是创造财富的人,而不是会考试的人。
3时代造英雄
什么样的学历才够用?
学历,有时,只是一个支点。用好它,会给你带来机会。用不好它,就是障碍。
我们需要破除对学历的迷信。
如果你把改革开放30年来,成功的标志人物的学历罗列出来,你会发现:从没读书的,到清华毕业的,都有。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生活里都能学到。生活里能学到的东西,学校却不一定。
我还有一些真正的草根朋友。
有一对夫妻,十多年前,从摆报摊,到如今,自己开办了一个书城。
他们没读过什么书,可是,生活一样充实,自信。他们自己的生意经,不输给任何一个读过mba的高学历学子。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其中,充满了各种机会。如果说有什么真正的限制,最大的限制,还是在自己身上。
说到底,不管是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所做的改变,还是觉得人应该活的有意义所做的改变。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相信未来是什么样子。不在于你读了多少的书,有什么样的学历,而是你什么开始动手去做。
选择走更好的路,过更好的生活比等待好运从天上来,哪一个更有希望呢?
(三)
说到盲目竞争,还有一个现实的例子。
上学期期末,老师在儿子的综合素质报告上,说儿子要增强竞争意识。
我明白老师的言下之意:儿子每天晚上的作业,只做到11点。剩下的作业不做了,就由我签字完事。人家同学都可以做到夜里1-2点。你怎么就不能完成呢。
可我想说的是:每天那么多的练习题,到底要教给孩子们什么呢?这不是真正的刻苦学习,只是摧残。
实在是忍无可忍,我给儿子出的那么个主意。我想教给儿子一些竞争的策略:不值得做的事情,也不值得做正确。所以说,干脆不做拉倒。
儿子不想这么做,因为不完成作业,要扣操行分。学校能把什么都转化为分数,实在是有才。
我跟儿子说:“扣就扣吧。分数没有身体重要。”
开始的时候,儿子心里很忐忑。不过,事实证明,作业少了,他学习的效果更好。
我跟儿子说:“你把那些低质量重复的题目砍掉不做,只做你没有把握的。总而言之,11点前必须结束。”
“任何时候,学习,还是工作,不仅仅是个勤奋的事情,要讲方法,要有策略。盲目竞争的做法,是不聪明的做法。”
老师们,或许都是好心。不过,好心不见得有好结果:每天4-5个小时的作业,不代表效果,而是一种教育的懈怠。老师们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啊!
现在的学校教育的竞争策略,就是睁眼瞎:明明知道是错的。可大家都还这么干。这种盲目而疯狂的教育方式,令人害怕。
不过,我认为,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可以选择改变。
我想对儿子说的是:
“未来的路真的很长。你不能现在就把身体透支了。你现在在学校里学的很多知识,以后都用不上。你目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会建立合理分配时间的习惯,好好锻炼身体。你要慢慢学会有策略地学习,多花点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多看看书,多和爸爸讨论讨论。就这样,足够好了。”
“别成天为考试焦头烂额的。是的,我们也是要读大学。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早点想这个问题:大学后,我们干什么呢?我们总不能靠读书一直读下去吧?越早意识到这个问题越好,我们可以恰当地看自己,我们要努力,但是不是盲目地在每个方面努力。这世界没有全才。我们需要的是寻找到自己和社会的结合处,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来源: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