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科生vs理科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能接受。然后就把自己培养成极端的科学原教旨主义者,原教旨主义者的特征就是否定他不能接受的东西,盲目信仰他能接受的东西。

    土摩托说,他的内心是很强大的。但是他的内心是封闭的,因封闭而强大于因开放而强大是两回事。以我对土老师的了解(可能没有科学依据),他是一个对任何反面声音都听不进去的人,这也是所有科学家的特征。土老师的内心强大建立在一个坚硬的科学外壳基础上,好像是个蜗牛,我就不出头,但我有个外壳保护自己,所以我很强大。但真正的强大,永远都是内心开放的强大,而不是龟缩的强大。

    土摩托瞧不起文科生的“反智主义”其实土摩托是个典型的“歧智主义”者(有智商歧视倾向),他认为,掌握了科学、用科学方式看问题智商就高,反之就低。以前,土老师很佩服羡慕比他强的人(不管是在文科还是理科领域),现在,土老师因为在现实和网络上找到了一批“同志”所以觉得自己可以强大了,可以抡起科学的大棒“歧智”了,所以就瞧不起文科生了。那些宣扬伪科学的人应该修理一下,但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利用伪科学招摇撞骗获得利益,当诛之。但是有时候利用伪科学扯扯淡我倒觉得无所谓,比如星座,没有人能证明这东西的科学依据在哪里,再比如宗教,典型的唯心主义,但有人希望用这东西缓解心理紧张,那就让他们相信吧,只要不侵犯别人的利益,都无所谓。在科学比较发达、人文素质比较高的西方,这两样东西最发达,因为它们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但土摩托又是个反心理学的人,他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跟中医没什么差别,所以必须反对。

    所有走极端的人,极端动力都是来自对立面。这就好比你没事逗一条狗,逗着逗着就把狗逗急了,急了就会咬人。科学家的脾气也是因为对立面作用力太强导致反作用力加强,形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态势,于是没完没了了。土摩托的特征是他在做出一个判断的时候无法分清该用什么方法论,当然他只会选择他熟悉的科学方法论。于是你就会觉得丫真让人讨厌,一点人性都没有。

    土摩托是有人性的,只不过是被科学扭曲了而已,你看他经常介绍一些音乐啊、电影啊——事实证明他对非科学领域触及到的就这两样,你什么时候看他介绍过小说或者别的社科类的东西?因为这些在他看来都是靠不住的。甚至我觉的当土老师看到一本小说畅销的时候会很郁闷——这种虚构的东西怎么就会有人看呢?没一句真话。但是这东西转换成音乐和电影他看着就舒服了。这人的思维方式有点郑人买履。赵本山说:“别以为你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你了。”可土老师就是认不出穿马甲的人。

    他在介绍音乐电影的时候,有点赋比兴的方式,试图告诉人们这首歌或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但当你看到他下的结论,会发现,这道理几百年或几千年前就有文科生总结过了。土摩托对音乐电影的热爱,恰恰证明了他内心的矛盾——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丫内心其实是很孤独的,他渴望有认可,不希望有共鸣。当你用感性的方式跟他交流的时候,他会立刻鄙视你不用科学思维观看待这个问题。每当我跟土摩托交流,他都有意识地把我往科学的高度上带。我不否认一个物质的属性有它科学的一面,但是除了科学,还有别的属性。土摩托估计也不会坚持一只苹果里面只有各种营养物质和什么分子,至少他在吃的时候会反应到他是甜的还是酸的,可你真跟他讨论酸甜问题的时候,他会告诉你是由于某种成分的多少导致酸甜的变化,而不会跟你讨论这种酸甜带来的享受。丫讨论电影和音乐的时候就这方式。那么,土老师为什么不能去讨论酸甜带来的享受呢?答案是:这么讨论没有科学依据。没有科学依据的话土老师说着自己都不踏实。

    好多人想跟土老师辩论,我建议不要枉费心机,他是听不进去的。除非你跟他一样爱科学——整个一晚上都在讨论苹果里有多少种酸性物质和多少克果糖,估计你俩这么讨论下去丫能达到性高潮。

    土摩托这几年的心理变化,完全是被别人惹的,刚回国的时候,他跟大家瞎混的时候看不出他的极端,因为那时候彼此都不了解,话题并不集中在科学与伪科学层面上,往往都是瞎扯。而且那时候土老师听大家讲中文,都反应不过来,根本谈不上去反驳。后来他的中文慢慢适应了,尤其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去表达自己的时候,好多人不能接受他的笨拙科学方法论,他极端的一面开始暴露了。他越极端,越暴露出他的弱点,越暴露弱点,他就越想自圆其说,越想自圆其说,他就越极端,他越极端,弱点就越明显,然后就越扬长而去,还把自己整的挺一骑绝尘似的。其实现在坚持科学的人挺多,他们写博客我也看,有些人的文章写得都不错,至少考虑到了文科生接受的心理,不温不火。而土老师有时候变得意气用事,往往效果更差(其实他还是有性格的,不像机器)。明明他说的是对的,但是由于姿态比较“s”型,所以好多人心生厌恶。

    现在土老师开始耍小孩脾气了,这是他黔穷技驴的表现,动不动他就说:“我就这样,谁也别想把我如何如何。”比如他说:“您也许会说:你丫也太没有幽默感了。您也许正确,可是,这种幽默感我并不想拥有。”其实土老师很想让自己变得有幽默感,他为此还很认真地学过,在饭局上,土老师放下科学的架子,很谦卑地向老六讨教文字如何写才能好看,才有趣味。老六一边揉搓着自己的双乳,一边很陶醉地说:“一共有六条”但由于土老师的方法论没找对,或者说他的思维方式没有彻底打开,学了半天发现没掌握好(其实他有些文字写的已经很幽默了,再坚持半年零四天就能赶上我啦,哈哈),就放弃了。然后给自己找了一个“这种幽默感我并不想拥有”的理由。你没学会,才想到不想拥有,你要会的话还会这么说么?你说这是内心强大么?这只是嘴上的强硬,不是内心的强大。或者说这是小女生跟男朋友撒娇的做派(哇,土摩托好感性耶!)也许土摩托在反驳我的时候会说:“我就这样,你怎么着吧?”

    那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这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然后土摩托一瞪眼睛:你丫也配谈科学!瞧,两句话就转到“歧智”上了。哈哈,我发现这些年我已经摸透了土老师的习性了。这就是典型的文理科生打架的效果。

    我这么说并非想让土摩托明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者极端无边回头是岸的道理,丫固执的已故若金汤。我今天说了一大堆,只是想借土摩托的人格分析(草,又是心理学名词)说明一个道理——我们他妈都是文理科分科的牺牲品,又是在白天不懂夜的黑的层面上争执一些无聊的问题而已,用自己的白否定别人的黑。

    最好的办法就是各自让另一个脑半球长出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