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牵着鼻子走了。金融骗局总是充斥着愚蠢而胆小的人。在17世纪半个荷兰都在疯狂购买着郁金香,只是因为其上扬的价格能带来回报。有些人甚至不惜变卖家产。直到某人突然发觉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并且不再深陷其中。所有人都跟在他身后开始抛售郁金香,进而导致价格大幅下跌,数千家庭随之破产。
实际上,证券市场崩盘的历史就是众人落入轻信的魔掌、过度投机的辛酸史。人们往往低估了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此外模仿效应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例如在麦道夫诈骗案中,这种说法在上流社会广为流传:把钱交给金融魔术师麦道夫比交给任何人都能赚得比以往更多。
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是人类的本能。格林斯藩指出:“麦道夫诈骗案等庞氏骗局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趋向于随着别人的一举一动而改变自己的行动,特别是在遇到无法完全理解的问题的时候。”庞氏骗局又名金字塔形骗局,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意大利裔美国投机商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发明”的。他先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资金,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去偿付前期投资者。
贪婪是受骗的根源
西班牙的两家集邮公司也曾使用类似手段。灾两家公司都曾向客户承诺,在他的公司投资集邮的回报率比正规市场高两个百分点。于是众多家庭倾其所有,把一辈子的积蓄都投资到座空中楼阁中。2006年,警方端了两家公司的老窝,收缴了大量邮品。只要有新客户进入,这一体系就能继续运转,因为新客户的资金养活了老客户。有些客户短时间内可以获得过且过10%至11%的资金回报,而银行的回报率至多4%。但他们并不明白,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这是一个建立在轻信基础上的典型的金字塔形投资结构。心理学和笔迹学家曼努埃尔莫雷诺表示:“我们很贪婪,这就是诱因。莫雷诺认为,所谓的时代精神助长了这股风气。他说:“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建立在梦想一夜暴富的基础之上。”媒体也为欺骗行径煽风点火。电视台在节目中鼓动观众发短信,以赢得大笔资金,或者播放诸如“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等竞猜节目。各种因素造就了这些神奇的骗局。莫雷诺最后一语口的:“|欺骗我们的是人性当中的贪婪。”
西班牙也曾发生过类似的诈骗案。其中之一是由人称“人民银行的佩佩”的何塞佩雷斯迪亚斯一手策划的。此人曾是桑坦德人民银行第一分行的负责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如果委托他管理财产,客户的回报率就可达到12%,而那时定期存款的最高利率是10%。于是大约300位客户放心地存折交给了“佩佩”此人用打字机在客户帐户上留下伪造记录,而受害者还满心欢喜地以为他们的积蓄会像泡沫一样的不断膨胀。由于怀疑出现异常情况,银行对其展开了调查,但却打草惊蛇:“佩佩”和妻子于1991年从西班牙潜逃至墨西哥,并且可能卷走了相当于3600万欧元的现金。今年3月25日,由于“佩佩”曾前往美国驻墨西哥使馆申请签证,接到国际型警组织逮捕令的墨西哥警方终于抓住时机在韦拉克鲁斯将其抓获。
专家支招以资借鉴
轻信、无知和贪婪所有人性弱点混成一杯迷药,使我们深陷于罪犯的骗局中无法自拔。而更糟糕的是,有些错误一旦铸成就永远弥补。不过有关专家为我们提出了5条建议,非常值得对投投资感兴趣的读者借鉴。
不要贪图便宜。任何一支投资基金都有平均资金回报率。了解各家银行或证券交易所的这一数据。如果差别很大,就谨慎出手。向股市监管部门咨询。监管部门提供的资料能帮助我们认清可疑的上市公司的真面目。索取资料。向发行基金的机构索要详细介绍如何获取收益的资料。随后将这些资料送交正规银行的专家进行查验,并且向监管部门求证这只基金是否已经登记注册。不要轻信所谓的正确预测。预测者的伎俩在于,告诉100人x股将大涨,然后通知别外100人完全相反的消息,最后再根据市价对其他进行指导。不要急于出手。如果有人急切地催促你进行投资,那么最好对其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