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零花钱与一百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况。之后,给他们一个自由活动的时间,通过观察发现,没有奖励的一组学生仍然尝试解题,而另一组则不怎么在自由活动时间做这件事了。

    七十年代,德西在斯坦福大学开展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学生被分为两组画画,一组可以得到一些奖励,比如一颗金星等,另一组却没有奖励。几周后,通过单向观察发现,没有奖励的学生平时仍然喜欢画画,而那些获得奖励的学生却不怎么画画了——没有奖励拿,为什么还要画呢?

    德西的研究围绕这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动机。他的理论之处,当外部动机很强烈,内部动机就要受到压制。对于归因理论的研究也在从侧面证明:当进行一项恼人的任务时,如果给与奖励,参加者就倾向于把任务评价的更难以忍受。因为那些得不到奖励的人倾向于将自己做事的原因归结为任务有吸引力,而那些得到奖励的人则把原因归在了奖励本身。

    这样的研究,福莱尔自然知道,而反对者所援引的证据也来自这些研究,但是他表示,如果在那些学校中,已经找不到爱学习这种品质,我们该怎么办呢?对此,很多学校的教师看法也是更为实际,总要试一试,如果金钱奖励真的能把厌学的孩子拉回课桌的话。

    孩子不是大人的宠物

    到了2007年秋天,福莱尔的研究逐步展开了。这是一个设计复杂的研究,需要详细证明哪种奖励最有效,因此,四个城市的学校参与的方式是不同的。这项研究历时两年,来自二百六十余所学校的三万八千余名学生参与。在四个城市中,芝加哥和纽约城按照“产出”给与奖励,这两个城市的学生按照考试成绩获得奖励,考试由教育部门制定,相应的成绩可以获得一定的美金;而华盛顿特区和达拉斯的学生则是依据“投入”给与奖励,达拉斯的学生只要读完一本书,就能得到两美元,而华盛顿特区的学生则是根据上课投入、作业完成之类的行为指标给与奖励的。作为一项严谨的科学实验,每个地区的学校都被分为两组,一组有部分年级参加这样的奖励计划,而另一组是对照组,这些学校则按过去正常的方式教学。

    在研究进行中,也有着不同的声音。有部分对照组学校想福莱尔要求参加到实验组去,认为那样确实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而另一些学校也有老师表示,那些本来学习就很好的学生还是很好,而那些学习欠佳的学生,即便有着实实在在的美金,也没能改变。福莱尔对此的态度和每一个学者一样:不要通过简单的观察下结论,等到结果出来再说。

    随着研究结果浮现,我们看到了很有趣的结论,孩子不是大人的宠物,他们不会像小老鼠一样,靠着食物就随你的意思前进。在四座城市中,纽约的学生成绩提高非常有限,而芝加哥的学生在考试中成绩有提高,但是在学年末的标准测试中却和没有奖励的学生没什么差别。

    但是另两座城市的结果令人振奋:华盛顿特区依据学生行为的情况予以奖励,结果在标准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提高了;而达拉斯的效果就更好,学生靠读书获得奖励,结果不但在标准测试中的阅读一项成绩突飞猛进,不少学生在停止奖励的第二年,仍然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

    这样的结论来自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明白如何取得好成绩,尽管他们现在有了强烈的主观愿望。芝加哥的经济学家约翰李斯特发现,当问及一个学生如何取得好成绩时,他回答要在考试时认真看题,而不知道学习和复习的关键。

    目前的结论告诉我们,尽管成人可能了解取得成绩的关键,孩子却不是这样。但更为重要的是,金钱的奖励确实能够起到作用。一直以来,很多教育组织都在通过奖励学生的方式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成绩,但是主要奖励的是文具、甚或听ipod的自由,现在,很多教育学家把目光投向了新的方式。

    尽管还有来自文化或者方法的巨大争议,福莱尔的研究还是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他关注的很多地区教育质量比较差,西班牙裔和非裔美国人地孩子学习困难,而这次,可能有一种方法真的能帮助到他们。

    福莱尔的研究还没有结束,但是已经有教育部门的工作者希望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也许对于我们,除了教育工作的启示以外,另一个启发是,要奖励那些好的行为,而不是结果。

    摘自科学松鼠会,原文已发表于2010年五月的牛顿科学世界

    ps:分析一下面两种现象:

    一位学过教育心理学的同事,没孩子时信誓旦旦地承诺将来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给孩子“玩”的自由。现在孩子上小学了,一样不能实现诺言。只是小学一二年级,周末就忙着上各种辅导班:“别人的孩子都上,我们不上肯定不行”很多时候,家长们其实都是在奖励结果。就像小外甥女学数学,她妈妈给她的目标是九十五分,结果她考了九十三点五,因为这样就拿不到奖励。尽管她的成绩确实有了提高,但是因为少了一点,她为此付出的努力就没有得到她所期望的肯定,那么设置奖励的目的,对她这样的小孩子来说,就没有达到,那下一次,她就还会那么用功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