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柜,我大概都会到那前边站站瞧瞧。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注意过这事,但在我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标准礼仪。因为我还发现,每次各路友人来我家中,也大概会在我家的书柜前流连片刻——有兴趣的可能会稍作停留,甚至拿出几本翻翻瞧瞧,说几句“你也有这套书啊!”、“哎呀,我也喜欢他写的东西!”之类的寒暄,没兴趣的,也至少会扫上几眼,再转至别处。

    我有时候会因此想到书柜和衣柜的异同——书籍与衣物,都是主人的生活用品,且都十分容易彰显主人的品味与兴趣,为何书架经常置于光天化日,衣柜却总是秘而不宣?要论暴露隐私,是衣柜里的一件黑色风衣更容易暴露隐私呢,还是书架上的一本如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我其实并不知道女性朋友间互访时会不会邀请对方参观自家衣柜,但据我估计,这类情况很少发生。不过,我猜,和我一样意识到书柜与衣柜之异同的人也已越来越多——如今网络各处也冒出不少炫耀奢华衣柜、鞋帽间的实拍图片,却似乎也很少有人有勇气拍拍自家书柜里到底都有些什么货色。还有,以前常在各路媒体上看到各路领导专家坐在身后装满全套精装资治通鉴、管理学全书、中华文明传世经典的书架前接受采访或端坐留影,现在再看,身后的实景书架却大都换做了统一背板

    由此可见,资治通鉴还真不是白读的。

    瞎想三:我是反动派

    我虽年纪尚轻,却已总觉得自己是一个老派的读书人——这句话的重点并不在“读书人”三个字,而在“老派”说“老派”是因为身边越来越多同龄人开始热衷于各类电子阅读器,倾向于在线阅读,我却仍然心怀抵触。有时,明明朋友发送过来了数百页的电子书籍,我也会不厌其烦地打印装订出来,以便捧读。

    我并非不知道电子阅读才是大势所趋,我并非不知道纸质书籍、乃至书架、书店之类事物终将消亡,但却仍然总是偷偷盼望这个大势能趋的慢一些、来的晚一点。我也不知道自己搞的,一向与时俱进,却偏偏在这件事情上成了反动派。我不是明明经常抱怨家中书籍无处摆放过度占据居室空间么?我不是明明经常嫌弃家中图书摆放稍微杂乱些就实在难于查找检索么?我不是也会幻想随时把近期要用的参考资料都带在身边随时查阅么?——这些,难道不正是电子书籍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么?

    我仔细想过,让我留恋不舍的到底是什么——我留恋用手掌摩挲书页的美妙触感,留恋每一本书的重量与厚度,留恋手指与每页纸张的交流,再轻薄的显示屏也难于模拟,再高清的仿纸底色也不能及;我留恋翻动书页时的每一点声响,有时窸窸窣窣,有时哗啦哗啦,全由心情手法而定,而不是那声千篇一律的数码音频;我留恋睡前读上几页小说后折起书页下方一角标记进度时的心满意足,留恋每次读到兴奋时折起书页上方的一角标记精彩段落时的小小欣喜,留恋每次发现故事已到末尾下一页已是一半空白的版权页时心中的那一丝怅然;我留恋面对满架书籍时心底油然而生的满足感,留恋从一排书中选中并抽出某一本时的隐隐自得,那实在不是查看某个文件夹或是双击某个图标的快感所可比拟

    当然,我知道我是逆天而行,而且——当年不知多少人如我留恋纸质书籍一样留恋老式唱片甚至盒式录音带吧?连我自己当年都曾将手边的几百盘录音带视若珍宝,可现在每天听到的音乐还不大都是出自电脑音箱?

    是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不幸就是这样一只纸老虎,自知已到穷途末路,难与时代为敌,只能黯然神伤。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