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玩抛硬币的游戏,每人抛10次。只要你找的人足够多,总会有人连续10次都是正面。如果你非要追究这10次连续抛出正面,是否有啥内在规律,岂不可笑?
误区2:主次颠倒
第2类误区说的是:忽略沉默的证据,会使人做出主次颠倒的判断。
关于打仗的例子
为了说明这类误区,俺来举一个军事的例子。
话说二战时的英国空军,经常派轰炸机去袭击德国。由于德国的防空火力较猛,轰炸机损失较惨重。为了降低飞机的损失,空军的领导们决定给飞机的机身进行装甲加固。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只能用装甲加固飞机上的少数部位。
然后,英国皇家空军就着手进行研究调查。他们对执行完轰炸任务返航的飞机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统计。发现一个现象:大多数的弹孔,都集中在飞机的机翼上;只有少数弹孔位于驾驶舱。
假如你负责此事,你会用装甲加固哪个部位呢?估计很多同学会想当然地说:加固机翼(因为机翼的弹孔最多)。但是答案恰恰相反,最不需要加固就是机翼。为啥捏?
驾驶舱的弹孔最少,说明驾驶舱一旦中弹,飞机就载了,再也回不来。所以,它才是最应该加固的部位。
总结
在某些场合下,被你忽略的沉默信息,恰恰是关键信息。很多人会忽视这类关键的沉默信息,反而重视一些显眼,但不关键的信息。
在上述这个例子里,很多人想当然地(先验地)认为返航的轰炸机就是全部的样本。当他们开始思索答案的时候,就已经把那些中弹坠毁的飞机忽略掉了。所以,最终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误区3:把沉默当成爱恨的中间态
考虑到大多数人是比较感性的,俺最后再说一下(和情感有关的)第三类误区。
关于网站的例子
假设有2家网站a和b,都经营类似的业务,都有相当多的用户群。再假设它们都进行了类似的网站界面改版。结果改版之后,网站a没有得到用户的赞扬,反而遭到很多用户的臭骂;而网站b捏,既没有用户夸它,也没有用户骂它。现在,请你来判断一下,哪个网站得人心?
估计又有不少同学会想当然地认为,网站b更受欢迎,毕竟用户没骂它。但事实并非如此。
网站a虽然遭到很多用户痛骂,但至少说明,还有很多用户在乎它;而对于网站b,用户对它已经心灰意冷,无所谓了,所以啥反应也没有。末了,俺悄悄告诉大伙儿:网站a指的是facebook,网站b影射微软旗下的livespace。这俩都属于sns类网站。想当初,facebook稍微改动了隐私条款,差点被用户的口水淹死;反观livespace,界面越改越土鳖,功能越改越差劲(俺的镜像博客就在livespace上,对此深有体会)。但又有多少livespace的用户去找微软投诉呢?
引申到其它方面
虽然刚才是拿网站的用户举例,不过类似的场景在其它领域也很常见。
比如在管理方面,如果员工经常对公司的缺点提出批评,至少说明员工还比较在乎公司,希望公司能够改进。
比如在婚姻方面,如果夫妻俩经常吵架,说明情况还不是算糟糕。如果双方连吵架都懒得吵,只剩下冷漠以对,那问题才真是严重了。
总结
对于这类误区的总结,重点就是一句话: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很多时候,沉默/漠然/冷漠,是比“恨”更糟糕的反应。千万不要忽视了这种反应。
结尾
难得今天比较有空,举了好几个案例,不晓得大伙儿是否能悟出一些道道来?
我的感慨:
把随机事件当作确定事件就会诞生很多的伪科学,这给预测学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主次颠倒更让人抓狂,那些舍本逐末的做事方式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我同意,爱和恨只是一步之遥,只有沉默之漠然才能真正把两者无限的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