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是你真正是哪一类人,而不是你期望你成为哪一类型的人。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利他型的人能够理解利己型的人的动机与习惯;而利己型的人却较难以理解利他型的人——傻冒啊,居然做这些没有回报的事!
利他与利己,如果没有损及他人的利益,没有损及公众利益,都是对的,没什么好坏之分,没什么对错之分。一个人,同时具备有利他成份与利己成份,只是比例多少之差。如:a的利他与利己各占50%;b的利他90%,利己10%;c的利他10%,利己90%
四、顺势而为。
你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是最容易获得成效的。
所以,如何结合你的兴趣点,以及未来的能力与各方面的技术,给你增加经验,是需要慎重思考的。
这是需要作出抉择的。因为你一旦投入时间与精力进来,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你很难在过了五年后,进行重新的选择。
但由于人类的兴趣点是不断变化的,就像“审美疲劳”一词,人是会变化的。需要注意下。
顺势而为的意思,除了结合兴趣点之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国人的教育,有很多是负面的,就是集中焦点在改正错误、订正、不断被要求进步,或获取更高分数方面,所以,大学毕业后,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去做类似的事。ok,从今天开始,不要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缺点方面。——因为人人都是有缺点的,与其浪费大把时间在缺点上,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在优点与擅长点方面。
五、情商修炼。
情商一词,进入中国有些年头了。
可是,似懂非懂的情况更多见,什么叫情商,定义是明白了,可是,怎么做?效果如何?情商提高了没?不知道,中国人向来喜欢定性,不定量,这事情做得也是半瓶醋水准。
其实,与情商有关的技能归总起来只有四条:
辨认情感:对情感产生意识;表达感情。运用情感:让情感影响思维;把情感与具体的事联系起来。理解情感:发现情感的意义;做假设分析。管理情感:接受情感;情感与思维结合。
我们经常会被人激怒,来电话的时机不对、我的心情不好、他/她又惹我生气了、刚刚同另一人吵过不一而足。
可是,你真的是因为别人而生气的吗?
真的是别人惹你了吗?
还是你以为你是对的,他/她应该怎样怎样,而他/她却没有怎样怎样,你作出这样的假设是不是过于武断了?
换个角度,假定你现在心情很好,即使有人来激怒你,甚至批评你,如果你能理解他批评你的前提、批评你的意图、在欣赏你的同时期望你改进,这样的话,你会不会不那么敏感,从而弄清楚原来也是在体现一种关心——如果他连批评你的心情都没有了,找另一个人直接取代你去做这件事,于你可能是轻松了,但是,你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六、合理地怀疑一切。
理性思考,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之所以,加上限定词“合理地”是因为“怀疑一切”可能太绝对了。
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停止怀疑的。
适度。讲求分寸。
ok,给自己放宽松点,不要强迫自己在2年之内必须成功什么的。
有些事,要看得更长远些。
左岸。ps:涛涛说google、百度不到原文的出处,我在豆瓣上找到robin1123,看上去应该就是他了。这篇文章是值得一读并思考一下的:我自然佩服那些拥有极快成功本领的人,那是幸运的;可惜我不是,我是慢型却耐心极强的人,在我看清目标之后,我就不会再放弃,除了通过学习来提高成长,加快速度,我知道我的前面是1万小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