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彩虹之爱”对失复乐园的领悟,不是一般的深!
弥尔顿没有失明的时候写了失乐园,失明了,口述了复乐园。失去了,找回来,圆满顺畅。是如此么?怕也未必吧!
如果人类仅仅为了那一个苹果,就被放逐到世间,并被原罪折磨的累世沉沦,上帝未免有些不厚道。而人类的终极目标要是回到伊甸园,那人类未免有些痴心妄想。罪是别人定的,赎罪的标准与历程也是别人定的,你最终不会成功的。那弥尔顿浪漫到幻想了么?他那样的思索着,感同身受人类的历程,无非阐述了一下自由与终极自由的关系。
失乐园里,撒旦如洪荒里的先知,飘荡在空间的一个自由灵魂,他引导了亚当与夏娃,圣经里邪恶的撒旦,在这里扮演着叫醒沉睡的亚当的职责,上帝一厢情愿的建设了伊甸园,希望懵懂的亚当夏娃永远的快乐生存下去,但这样的生存对于亚当和夏娃的意义单薄的经不起任何诱惑。代表自由的撒旦,无力与上帝抗争,于是巧妙的幻化毒蛇,戏谑的让伊甸园名存实亡,轰然倒塌。“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其实是上帝什么都不怕,包括撒旦,他怕的偏偏是人类的思考。快乐不是笑点低,快乐也不是不知痛苦,惘然不思,人类不是谁的玩偶,哪怕当初是作为玩偶被造出来。
当亚当咬下那个苹果的第一口,不是羞耻与恐惧让他成为人,而是看到了世界的美丽与丑恶,人性的复杂。面对思考和恐惧,人类忽然就强大起来了,为什么不是因为自信而勇敢成为人呢,反而是因为恐惧和思考成为人,这个问题,不再仅仅是一部圣经就可以解读了。震怒的上帝驱赶了人类,强加了许多的惩罚和痛苦,生造了太多的劫难,似乎人类应该为开始思考而赎罪,其实这些都是人必须经过的吧。上帝也为自己逐出亚当夏娃而悔恨不已吧,人类开始在世界轮转的那一刻,上帝的威严被人类思考的瞬间光亮湮灭。自由产生了,人类沉沦了,思想产生了,痛苦就来了。
猪不会思索我为什么是猪,人却不停的诘问为什么我是我。从伊甸园离开的那一瞬间,除了回望和想念伊甸园的某个刹那,其他的任何一刻都是我是我。这倒是如佛家的当下蛮契合,你不在当下,你就没有活着,没有存在着。
至于千百年里,人们一直疑惑为什么上帝要造那个苹果,因为就是没有撒旦的蛇,好奇心与偶然性,亚当也会尝试那个果子,毕竟就是动物,对那样的果子也会垂涎欲滴吧。索性别造呗,亚当和夏娃永远在伊甸园里,至今也不用我在这胡说八道。
想来,上帝每天看着亚当夏娃也有些迷惘吧,那种孤独该是比人类如今的思索痛苦的多吧,人类的孤独来自于思考,但这由不得人自己,上帝倒是可以控制让我们不思考,这样的痛苦他比我们人类痛苦的多。上帝的愤怒只是,这一切不是按着他的时间表运行的,那个撒旦真是邪恶与清醒的不是时候,玩偶早晚要醒来,上帝对此从不怀疑,他的愤怒纯粹是被撒旦和亚当的突然醒来击倒了,他不再是这个时空的神,他只是那个垂垂老矣的造玩偶的匠人。甚至在听到亚当吃了苹果的瞬间,他的光芒已然消散,他依靠的是亚当不思索而成为神,他被亚当的瞬间恐惧和思考就伤的体无完肤。最强大的最虚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