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余生和青小艺都有些疑惑的,是这九件珍品中,居然有一个玻璃球,而且看起来质量不佳,并没有那么通透,这让两人颇为费解。
余生开了一路车,青小艺便鉴定了一路的文物。为了避免这些值钱的文物损伤,也避免余生自己走神,撞到其他车。所以,车速不快。回到洛杉矶的住处时,已经是午后时分。略微吃了些东西,两个人便休息了。
等到醒来时,已经入夜。两个瓶子和九件珠宝,被青小艺放在桌子上。余生醒来时,虽然天色已黑。但却见满屋尽是清濛光辉。而这些清濛濛的光,居然都是从那可不怎么透明的看似不起眼的玻璃球上发出来的!此时青小艺也醒了,见此异象,低呼一声:“这是夜明珠!”
这颗质地既不像萤石,又不像珍珠的夜明珠,虽然直径只有两厘米多一些,但是其价值已经远远高于其余八件加起来的价值了。甚至比之元青花和雍正粉彩瓷也丝毫不逊,甚至犹有过之。纵然是传闻中,慈禧太后随葬的那两颗夜明珠,质地和光辉估计也不过如此而已。到此时,青小艺和余生都有些明白,他们买到这个紫檀大料所制的首饰提箱,绝非一般的宫嫔或者格格所能有。虽然手提箱和首饰上没有任何标记。
青小艺轻声道:“这些首饰虽然没有标记,但是都非凡品。若是父亲在世,或许还能从其做工与籍档典籍中,查出这个首饰提箱原主的身份。但是如今,恐怕却难了。当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先后进入北京,几乎将北京城自永乐帝开始数百年珍藏的宝物一扫而光。”
青小艺这么说,是因为当年元朝的蒙古贵族,在见大势不可挽回,撤回蒙古草原时。在自己的都城大都放了一场大火。将其近百年收集的中原典籍和文物,烧得一干二净。而自此之后,北京便无大的天灾**。自朱棣迁都北京后,北京便开始恢复元气。即便是满清皇朝入主北京城,也没有大肆破坏原来的建筑和文物。直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先后进京,北京城才又遭浩劫。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其实和日本人也有些关系。在一**四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人战败后,日本人动用积累数十年的情报积累。使得李鸿章和清廷之间的消息往来,尽皆被日本人探知,谈判自然失败。赔偿的白银不但让日本人从此有了支撑国内发展的资金,而且,清廷也丢掉了一个国家的脸面和尊严。
当西方各国发现,连日本这个维新没有几年、国力孱弱的小国,都能欺负一下清廷的时候,清廷的孱弱无力便暴露无遗。此时的西方人,虽然知道清朝已然不是当了世界几千年老大的强盛王朝。
但是。自洋务运动开始后,中国初步引入各种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包括蒸汽机、先进的铁甲舰船等等,一八四零年的战争,虽然让西方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此时全世界的白银,还有大部分集中在中国。数千年积累下的财富砸下去,清廷很快便拥有一些近代化的军队,和一支当时在世界上都能排得上名号的舰队。即北洋舰队!
有了这支北洋舰队,西方列强再想进入中国便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在清廷的外交和军事的双重努力下。中国人的处境实际上实在好转的。如果当年的李鸿章指挥得当,又或者后来的戊戌六君子能认清形势,将维新变法于无声无息中进行,着意改善生产,并支持掌握权柄的慈禧,中国未尝不会走上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而若是中国在近代的发展中走上这条道路,凭借此时还算雄厚的积淀。未尝不会像后世八十年代般,飞速的发展起来。近代的世界格局也会完全不同。
但是,北洋舰队在李鸿章的避战之中全军覆没,中国在短时间内,再也不可能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军。并且,给日本人的巨额赔款,也让清廷伤了元气。而此后的戊戌六君子,虽有报国志向,但是操之过急。不懂得隐忍的道理。
在扶植光绪帝的时候,触怒手握权柄的慈禧。一**八年,戊戌变法开始。百日后,便遭到慈禧的镇压。百日维新的领导者康有为和梁启超因为在海外有些关系,便即逃亡离开。
而宫斗达人慈禧却认为此举是外国列强想要剥夺自己权柄的征兆。并且,甲午战争后,清廷暴露出的孱弱,让列强纷纷觉得清廷是块味美可口的肥肉。纷纷提出各种开放港口,租界地皮等等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惹得自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慈禧大怒!
随后,慈禧便借义和团的势力打压洋人,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而慈禧此人,虽然聪明且宫斗经验丰富,但是看待世界大势的眼光却不行。在近代史上频出昏招,把清廷的家底败得精光。当年北洋水师出征时,恰逢慈禧六十大寿。动用白银数十万两。如果这笔钱拿出一半,给北洋水师再添两艘主力战舰,那么甲午战争便绝不会输。
而若是当年的慈禧在甲午战争后,能争取到康有为和梁启超维新派的支持,并以她的名义支持维新变法,那么以她的权柄和势力,中国的维新的速度恐怕不可估量。且不说追上欧美各国,数十年后碾压日本还是不成问题的。如此,慈禧不但不会大权旁落,而且历史形象怕是和英国的伊丽莎白或者维多利亚女王也差不了多少了。学习武则天自己登基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慈禧看不清大势。该隐忍的时候不隐忍,不该隐忍的时候瞎隐忍。在清廷势不如人的时候,还主动挑惹列强,给了西方各国最好的出兵借口。而在甲午战争中得了大便宜的日本人则是最跳的那一个。
一九零零年六月,大沽口炮台失陷。一九零零年六月二十一日,清廷向各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