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都是殿下天赋高!”
师徒二人互相吹捧,七郎赞李弘是自古以来太子的典范,李弘赞七郎是当朝第一的贤臣!
李勣:我还活着。
萧凌:我还活着。
程知节:……其实我也还活着,只是已经致仕,没有出场机会。
七郎从不会冷落任何一个人,又对葛王说:“您也长高了。我回乡见到你曾外祖父、两个舅舅,他们都很好。”
“你有个表弟叫罗广亮,甚是狡黠,敲诈我一件宝物。”
听他提起罗家的人,李安古井无波的神色终于有一丝动容。
他也是少年人,内心深处同样渴望亲情。
在父皇那里得不到,母妃又总令他操心,对罗家不免有一种期待。
他问:“是什么宝物?”
李弘也很好奇:“宝物?我也要!”
是额滴~都是额滴~~
七郎哈哈笑着,还没去到滕王府,就把指南针拿了出来,给太子和葛王一人一个。
赵平虏凑过来,教太子和葛王怎么使用。
若说当世谁对这件宝物最了解,必然是他华阳赵平虏!
几个小孩子在一起摆弄着指南针,都觉得很神奇、爱不释手。
“师父,你怎么啥都会?”李弘郑重地问。
七郎一本正经答道:“天生的。”
李弘恍然大悟:“天降师父,就是来辅佐大唐!”
“不错!有明君在位,才有贤臣降世!”
虽然皇帝不在旁边,彩虹屁不能少!
李安听着,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父皇喜欢这样的吗?
不过,他也不需要父皇太喜欢。
到了滕王府,七郎带着妻儿与滕王、王妃见礼。
新城长公主和赵智也上前相见。
太子是以学生的身份出城迎七郎,滕王是新城公主的叔父,身份辈分都高,于情于理都不必出城相迎。
滕王认真打量新城公主半晌,欣慰地说:“侄女似乎丰润了一些?看来这一路食宿甚好。”
这门亲事好啊!
皇帝侄子终于圣明了一次!
当初长孙家流放岭南,他就为这个侄女的处境、心情而担忧。
老二十二叔,总是操不完的心。
公主微笑:“一路都有驸马做菜,甚是合我口味。”
滕王满意地看向赵智:“你很不错……本大王送两本菜谱给你!”
赵智:“……谢皇叔。”
其实,送点黄的白的他也喜欢。
滕王心情舒畅,高兴地一挥手:“本大王安排了一个盛宴给你们接风洗尘!什么才子佳人都有!”
“走!一起登滕王阁!”
当初听说赵全在太平楼设宴,邀请众才子吟诗作赋,他就眼馋得很。
太平楼?
哪里比得上他的滕王阁!
他得意地说,给七郎写《太平楼序》的小才子王勃也在,今日可写一篇《滕王阁序》。
七郎微微一笑,《滕王阁序》?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历史上,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候,滕王已经死了,所以才有“帝子今何在”的感慨。
现在,滕王还活生生的,这一句诗也要改变!
他终究还是改变了历史。
小李弘兴致勃勃,和赵平虏议论接风宴该有哪些菜,可有长江刀鱼?
七郎忽然问:“殿下,给你的试题做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