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沐浴更衣后,出来见家人和两位殿下。
却见王勃也来了,同行的还有他的师父曹元、名医徐广之。
徐广之有个毛病,不为庶人看诊,但祖训没说不能在官学做先生啊!
七郎逮住他家祖训的漏洞,把人招来之后送进太平书院,教学生医术。
而曹元,七郎只闻其名,还是第一见到这位长安名医。
王勃把两位名医请来给七郎看诊,是做晚辈的一片孝心。
七郎心中感动,这大儿子没白养啊!
曹元和徐广之一起上前给七郎把了脉,说了几句脉案,回禀:“都督舟车劳顿又操劳过度,身体有些损伤,当静养些日子,否则恐积劳成疾。”
七郎没感觉自己哪里不舒服,淡淡笑道:“好,我知道了。”
一听他这语气,就知不放在心上。
然而孩子们都是大孝子,轮班守着他,就连他处理公务,都有人跟着:“爹爹,这药是徐神医开的,你趁热喝!”
“师父,油腻的不能吃,这块红烧肉我替你吃吧!”
七郎:……我怀疑你们故意抢我的肉吃。
然而大灾过后,还能吃到肉已经很不错。
他下令各州府官员清查每一处受灾情况,妥善救济灾民;又让官学组织懂医术的学生,到各地防疫。
而他自己,救灾之余,紧急将受灾情况报送朝廷。
儿行千里母担忧,李弘下岭南,帝后表面平静,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
在收到太子的几封欢快游记后,皇帝收到了岭南和江南同时送到的急报。
两地都遭遇了暴风雨灾害。
皇帝眉头紧锁,自家儿子是个活泼好动的,不知会不会遇到危险。
纵使内心牵挂,他也不能表露出来,否则御史们又得炮轰,说他不该让太子出远门。
“岭南、江南部分州县上报遭遇水患,恐今岁粮食不丰,请求减免今年粮税,并请调拨粮食赈灾……诸卿以为如何?”
朝堂上,皇帝压下对儿子的挂念,问起紧急政务。
户部尚书出列上奏,可给三月之粮,用于赈灾。
皇帝摇了摇头:“水患频发,恐延误下一季播种,秋粮收获难定。若只给三月粮食,民定然饥荒。”
“朕为君主,照顾子民岂能为旦夕计。”
户部尚书说:“陛下。各地府库之粮,需要供给常规卫兵,官仓待秋收后才有宽裕。”
皇帝豪气地说:“府库若有不足,从内库出即可。”
百官悚然一惊……皇帝何时变得如此大方?
皇家内库,那是皇帝的私房钱啊!
要知道,先帝有一回很高兴,大手一挥赏赐三品以上的老臣,命打开内库,允许老臣进去任意搬布帛,能搬得动的都是你的。
听起来够大方吧?
但一群老头子,又没有袖里乾坤,能搬动几匹?
不是他们大不敬腹诽,而是皇帝父子都是这样的性格。
面对百官微妙的眼神,皇帝有些恼怒:“朕听闻,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如今百姓遭难,朕何惜钱粮?”
“朕不差钱!府库钱粮不足的,朕来出!”
这几年,岭南海军扫荡南洋、征服扶桑,上交的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