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祖在一号线》读书笔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单标志就是一些配不上你的人总想跟你共饮一杯啤酒。

    18、王石说,伟大的企业都没什么故事,只有不够伟大的企业才有故事。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也一样,不够好的社会中才会充溢着恶搞的天分。

    19、按照逻辑推演,在一个虚假的世界背后必然有个机制,或者动力场,或者任何可以解释其根由之物。

    20、在我生活的年代中,大约有5年,人们相信爱情是个真事儿,在那种爱的范式中,物质是非常次要的,痛苦则至为甜蜜。

    #不走的钟:在我生活的这个年代中,爱情在很多人心里大约也还是被相信5年。只是最后这些人都向现实妥协了。为什么妥协呢,难道爱情和生活是对立的。我一点都不这么认为,虽然我现在也不再对爱情持有执念。可是我却坚决的相信,爱情与生活是一体的,只是生活在这样的国度,我还没能力找到二者的切点——亦或者那个切点就是金钱,而我却不够富庶。于是,我也跟风的把二者区别对待,分开过活。

    21、我们匮乏一种令人心安的事物,有时人们叫它信念,有时则称之为人类之爱。

    22、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窠臼之中:你有深挚心声,却不能婉转歌唱,生活中仅仅因为微小就被看作没所谓的无奈概莫如是。

    23、书城杂志曾有句广告语“有思想的人都很寂寞,幸好还有好文章可读。”

    #不走的钟: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里丁丁哥也有一句话: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音乐人汪峰除了感人至深的春天里,还有一首歌叫美丽世界的孤儿同样发人深省。就个中深意来说这三件事可能是独立的,因为他们描述的对象和表达的表象并不相同。但是如果追根究底,也可以发现它们惊人的一致:同一种根由造就了这三种孤独。至于这根由是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们懂的。

    24、很多年里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游动并感到自如,只是因为我很知道玻璃墙壁在哪里罢了。我想这就是被体制化的烦闷,就是“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家庭,如此而已”那只体制化,阻止了你去想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我渴望的是什么呢?正是那些会被嘲弄为文绉绉的、却仅仅是因为人们感到遥不可及才加以嘲弄的东西:激情、生命的激荡感,或者任何令人超脱于烦闷的生活的事物。

    #不走的钟:好像一般的人们都会认为,有了家庭就应该安安稳稳的经营度日。普通人很难在成家之后被允许为理想而活,那样他们会被认为是不成熟。难道成熟的标志就是阉割理想吗?你看,理想和文艺正被这个血淋淋的社会悲催成了最幼稚最悲剧的事。可是,这是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和期望,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社会是如此的血淋,让普通百姓恐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是他们越发的不再相信理想和文艺还能在这个逆向淘汰机制的国度存活,甚至成功。百姓们疲于奔命,早已没有了理想这个闲情,是的,他们把这它称之为闲情。所以,当一个人还坚持理想的时候,他们多是众口一词的呔你还不成熟,尤其是当你有了自己的家庭责任之后,他们更是无法对这种坚持免于恐惧。难道他们不懂得去追求更美更好的东西吗?他们懂的,可是信心和期望已经不复存在了,他们害怕并相信最后多是连现在手里攥着的也会失去,直至一无所有。如果这些紊乱的话语让你迷糊了,这里恰好还有一个浅显的表述:他们缺少安全感。一个不能给人民安全感的社会,必然会扼杀掉人们的理想和创造。使得大家畏首畏尾、束手束脚,苟且之生,太怕一个不小心万劫不复,永不翻身。袁腾飞同学曾纠正过我一个观点,早先我也总是认为社会总是在进步的,现在必然是比过去更好。你看我们现在有汽车、飞机、高铁,还可以办奥运会、sb会,可是袁同学说社会进步与否的表现应该是人民惠泽的程度。经此点拨,我才晃的明白,原来这60年来我们一直在干一件事情——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其实并没进步,经济上百姓依然我穷我素,富的是红色贵族;体制上更是没啥新意,只是换了个名字罢了。有时我不免困惑,为什么放着西方百年积累的先进民主经验不用,非要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完全是给独裁找借口。最后连苏联昙花一现的短暂繁荣也没能造就,却祭出了特色论的大旗,那完全是个幌子,是专制的遮羞布。许锡良教授说:“真正优秀的东西,不可能是什么特色的,而只能够是世界性的。因为,你优秀,才能够走向世界,被不同的民族与不同的种族所接受,同时能够跨越时空,经受历史的考验。”此话得矣。好了扯远了。回到古今对比的话茬。古时尚鼓励“成家立业”现今,为什么反而被潜规则了呢。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烦你告诉我。

    25、可是那天早上,台风来了。我把脸贴在玻璃窗上,看到天色暗如午夜,骤雨痴狂,仿佛天上有一座海洋正在不停的倾泻,而树木被一种狂暴的力量攫住并反复抽打着大地。它让我入迷了。我走出门,就像在第一排观看上帝的演出。如今,我意识到这暴雨格外漫长,而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不走的钟:最后一句是亮点。

    26、我并不担心谈及略带诗意的感慨而被人嘲弄——既然对这些细小的感触念兹在兹,你就一定有着不屑于讨好外在世界的秉性,是不是?

    #不走的钟:是是是,太是。读李海鹏的这本书我发现自己有太多和他的共鸣。正如豆瓣上dancingdust评论她和刘瑜的那样:她就像住我楼上的邻居,level比我高一层,但我俩的房型一样,她的脚步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她走在哪个区域。好像我此番的感觉也是这样。

    27、自然的轻薄也比做作的庄重要好。

    #不走的钟:真实与虚伪的区别。由此其实也可以看出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丑陋和肮脏,庄重已经稀缺到可以被轻薄取代,真实已经稀缺到可以被轻薄的地步。人们的期望值一低再低,甚至连轻薄都可以接受,只要它是真实的。

    28、可惜历史上总有太多的大人先生们舞蹈于天上,乌云一般,遮蔽了本该如此美好的日子。

    29、年龄的增长会让你不再像以往那样高估聪明的价值,更少享受嘲弄的乐趣而更多地体恤他人。

    30、我们的常识是,谁也不会敬畏没有竞争力和攻击性的小角色。

    #不走的钟:所以我们看到那些野蛮粗横,皮糙色凶之人反而在平常的生活行为中更能得到别人的敬畏。而如我辈,这样和善可亲的人儿,反而一再拿下的“人善被人欺”这部经典大戏的影帝。其实我们一点儿也没表演,只是搭戏的对手太投入罢了。

    31、我们生活在一个三角内裤的时代,而不是四角的,人们更爱享乐而忽视灵魂。我并不是完全反对这一趋势,如果你是美女,没准儿我还假装银行大盗来诱惑你呢。我只是想强调这个事实:最有价值的东西都不是我们家常那一款,真正的美女也是一样,她们是人们心中的至美世界的象征,又以性格的细微光芒,让人引为知己。

    #不走的钟:自咖啡馆里的女孩之后,我一直坚持认为,美是对气质和灵魂的表述,而脸蛋最多只算是漂亮。没有散发气质美的灵魂,涂抹再多的胭脂水粉,点缀再多的花衣彩带,我也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让它蹦出半个“美”字,哪怕是从牙缝里被哈喇子捎带。但美女这个词,在更多的时候被滥用到了极致,它越来越像个红灯区里的婊子,甚至被用到了人妖身上。这让我情何以堪。

    后记:

    在我刚翻开这本书读完序言的时候,我便开始意识到豆瓣书评里那句把海鹏称之为“新闻记者中抒情歌手”这句话可能是对的。前两个部分的内容真的是耗费了我太多的时间,因为其中暗合了我很多与之相同的执念,于是我读的很细致。最初的我是欣喜的,因为太难得能读到一本把自己混乱零散的思绪纠结到一起并将之打理整齐的书籍。而到后来我却又怅然若失,我是希望我能获得的更多,可是就在我沉迷酣读时它却页尽字罄。佛祖在一号线好似我内心深处的一首歌,而海鹏就是那个在此驻唱的歌手,真的很抒情。这是一本值得买来好好读一读的书!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