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正在读佛祖在一号线这本书,本想在读完后写写读后感,昨天,收到不走的钟的读书笔记,看了他的解读,比我看时要激动好多,也深刻好多。
1、在现代知识阶层的趣味中就有这么一个规制——你不能说自己热爱生活。这规制如此严厉,因此你到处都能听到有人嘀咕自己多么聪明以致不够快乐。我怀疑“不快乐”只是伪证“聪明”才是言者的要点。
2、倘若一个人的努力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层面,以致创建了一个国家,而他又不贪恋权位,那么他就不仅得到了回归种植园的自由,还会成为自由的象征,历史上恰好有过这么一个人,他就是乔治华盛顿。
3、可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这类人(唐伯虎那样浩然正气的人)想获得社会的领导权,没戏。吴思先生讲,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个血酬的历史。哥儿几个一个头磕在地上,拉杆子起了事,东征西讨,血沃沙场,终于坐了金銮殿,多不容易?这里头的成本不折换成利润。中国式的老天爷都不答应,这利润就是对天下子民的命运的无限裁量权。唐伯虎敢拿到杀人吗?不敢,那好,玩儿去。有意见?要么闭嘴,画画去,要么来个痛快的,叛乱去。想商量却是绝对没门儿——能商量那就是召开议会了。
#不走的钟:(2、3点)在一个强盗逻辑,匪类坐大的国度,在匪气沆瀣的人堆里,只有更流氓更土匪的人才更容易得势。但是对应的,那样的人在得势取得社会领导权之前的成本,必然要在得势之后折换成利润,因为这里同时也是一个笃信回报的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对于一个匪气袭身、强盗逻辑缠绕的人,你能指望他带给你什么呢,我想只有对百姓的无限裁量权罢了。那些真正能够经世致用,为民请愿,不求自已能做到秉公无私的人,大多也是淡泊名利亦或是无力用适宜这个社会的方式与匪悍争斗的,于是知识分子被打压、文艺青年被嘲笑(读到这里也许你能想到逝去的历史中的某个十年),于是人民永无出头之日。因为我们实在无法在这金字塔的顶端找到更多的如乔治华盛顿那样的人儿。
4、如果一个人既聪明绝顶,又以自由为业,那么在人类的诸多令人打哈欠的伟大事业当中,他就会作为一个心灵捕手永远让人追忆。
5、有一天我终于发现,自由是一种成就,而拘谨则是一种失败。
6、一个基本规律是,一个社会的常识越多,妄言就会越少。妄言越少,妄为才会少。妄言只令人心烦,妄为才令人忧虑。比方说,我觉得各种过分的民族主义言论就是妄言,而偏狭民族主义者们想干的事就是妄为。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在一个缺乏常识的环境下一些缺乏常识的人既对自己的能力自信满满,又对自己的价值体系坚信不疑,还对自己的道德激情深感自豪。倘若这些人大权在握,就会导致广泛的悲剧,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倘若这些人是普通民众,那么祸乱会小一些,只会导致智慧湮灭——智慧这种东西我们肯定有的是,要不我们怎么总会随手就毁灭那么一些呢?更可怕的状况则是上述两者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历史上可不只发生过一两回。
7、有时候我会被悲观地想,什么时候我们的认识水准才会超越”抵制某货“呢?什么时候一些爱国者才会不再动辄把一个看法与他们不同但并没有出卖国家利益的人叫作”汉奸“呢?有时我又会单从技术性的角度考虑,其实这只是我们低劣的语文教育水平所致。我们这里有不少人只有很少的词汇量,这导致他们的发言总是比较暴戾和单调。
#不走的钟:(6、7)很久我就读过一篇抨击我们这个社会缺乏常识教育的文章。是什么造就了我们这个缺乏信仰的社会,我以为是教育的八股埋没了作为未来社会主体的孩子们的思考能力,那么做的初衷也许是想保证孩子能够永远追随这个国度领袖的意见,可同时也抹杀了他们获取认知、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愚昧的一边倒的站在了领袖的一边,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另一边的存在继而连对比这种最简单逻辑上的分辨方式也荡然无存。当乌烟瘴气和逆流在他们中横行的时候,他们却也习惯了跟风而忘记了对错这件事。当这一切成为事实之后,社会恶习又反噬教育使之发展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一种规制。这个规制是那么的强大,以至于我们很难去打破,甚至当我们发出一点常识的观点的时候,竟会被当成异议和另类看到。爱因斯坦说的:”可能有人认为我疯了,但我觉得全世界都疯了。“也许亦在于此吧。
8、我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独立思考”这回事,除非这种“独立”指的只是立场,而不包括思维方式。我们总是使用一些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见识琢磨事儿——但是每个人学到的想问题的方法却有好有坏。比如说有的人是从亚当斯密那里学到的见识,有的人则是从他二大爷那里学到的,我并不厚此薄彼,一定认为前者看待问题就比后者更为可靠。但是我想,要是有人既学亚当斯密,又学他二大爷,并把两者做个比较,他就一定会变成相对聪明的人。要是他固执地相信他二大爷,却不愿意亲近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智慧,或者一生中极少有机会听说相悖的观点,却有着强烈的行动欲望,那么就他的人生来说,我列举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为危险的。
#不走的钟:这段说的很深刻,似乎也很有所指啊。
9、不管人们愿意与否,品格会把他们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不过甄别两者的最好标准却在于,下等人的“来到这个世界想做什么”是可以赎买的,上等人的却无可替代。
10、如何建设民主当然是个复杂的问题,但要不要民主却不是,其中的社会演变基础,还是在于再简单不过的人性——你不给一个小孩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他就恹恹无生气;不给他说话的权利,他就在背后骂你“大王八”对于小孩子来说民主是最好的,就像空气枪是好的一样,背后自有自然律令。我们没发现它是自然律令的时候可以像笨蛋一样活着,可是发现了之后就再也不想那么活。
11、我还觉得日本妞好看,好看呢我也没想怎么着,但是很是欣赏她们身上透着的那一股教养,不像某些北京妞满口脏话还觉得自己有个性。我觉得教养这东西来之不易而且很贵,20克教养顶得上5吨lv皮包。
#不走的钟:谁tm说不是呢。教养是中国女孩所或缺的重要部分,我认为教养是气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很多人尤其是花瓶似的女孩,她们把气质单纯的理解成了感观上的体验,而忽视了作为气质主要、重要表现的理性认同。否则怎么说“赏心”“悦目”呢,这个顺序是有严格规制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因果关系。
12、愤怒这种事,还是慢慢来为好,因为逻辑常常要比情绪来得要迂缓和漫长。
13、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和一种意识形态最终能否得到尊敬与支持,并不在于多么懂得宣扬自己为人民谋福利的辛苦劳顿,也不在于煌煌武功和巧言令色,只在于道义。
14、马尔库塞讲“单向度的人“,就是对社会失去批判精神,一味认同现实的人。单就这层意思本身而言,要我说或,这种人如果有十个,九个在中国。
15、踢过球的人都知道,人的眼睛其实跟蜻蜓的差不多,更能注意到活动的目标而不是静止的。因此你倾向于传球给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的队友,却不是一早就聪明地站在空档里的那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相信“时代变了“的陈词滥调,因为你更容易注意到变化的部分。
#不走的钟:为什么你总会注意到失去的而不是拥有的,为什么你总会注意到不幸而不是lucky,亦同此理。
16、有些作恶者之所以作恶,并不是因为他们本性邪恶或者有时虐癖,或者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恰恰相反,他们之所以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正是因为他们平庸无奇,脑袋空空如也。
#不走的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也以为,很多人可怜的可恨之处并不在于他们的邪恶或丑陋,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平庸无奇、麻木不仁、乏味和无知。
17、你知道一个配不上你的世界的最简单标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